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
摘要:手足口病是我国发病率最高、死亡病例最多的丙类传染病,迄今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手足口病疫情的严格管控以及疫苗的研究和接种,手足口病重症比例大幅下降,但由于病原谱的变化,手足口病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社会关注度和敏感度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预测模型的应用两方面对手足口病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概述,希望可以为手足口病的疫情监测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特征;预测模型
一、文献综述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其典型症状为全身发热以及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的皮疹、疱疹,严重者可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或呼吸系统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可发生死亡[1]。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传播范围广泛,呈现全球流行趋势,且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地区,自2008年手足口病被纳入我国丙类法定传染病管理以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位居我国法定传染病之首,造成严重疾病负担[2]。手足口病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复杂,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对5岁以下幼儿危害严重,重症和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安全,是威胁我国儿童群体身心健康比较凸显的公共卫生问题[3-4],防控形势不容忽视。
1 手足口病流行概况
1957年手足口病首次报道于新西兰,并描述了该病的发病症状[5],1958年,加拿大的研究认为CoxA16病毒可能导致手足口病的发生[6],1959年,英国的研究人员在手足口病病人中分离出了CoxA16病毒,证实了该病毒为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同时研究人员明确了手足口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手、足、口等部位起疱疹,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命名也由此而来[7]。随后,该病在美洲、欧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1969年美国首次分离出EV71病毒,随后,保加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先后报道了EV71病毒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情况。此后,CoxA16和EV71病毒引起的HFMD交替出现,并在亚太地区也广为流行,马来西亚、韩国、日本以及我国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国家[8-11]。我国首例手足口病病例出现在1981年的上海,随后在北京、河北、山东、福建、安徽等多个省、市、地区均有手足口病疫情散发或流行的情况。2007年山东省临沂市大规模暴发手足口病疫情,2008年安徽省出现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并迅速波及全国,形成全国性的手足口病疫情大暴发[12-14],同年5月,我国将手足口病列为丙类传染病并进行管理,自监测以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位居我国法定传染病之首[15]。
2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