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修饰PU海绵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研究文献综述

 2023-12-05 16:18:49

文献综述

一、超疏水的基本理论

早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了以荷叶等为代表的植物叶表面的特殊现象。这些植物叶表面可使水滴在其上自由滚动,且具有自清洁性质,这一特殊的现象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这些表面为超疏水表面,其与水的静态接触角大于150o、滚动角小于10o,且具有自清洁性。德国生物学家 W. Barthlott 等对多种植物叶进行了研究,认为其特殊的现象是由植物叶表面蜡状疏水物质和微米结构的乳突共同导致的[1]。Abraham Marmur对“莲叶效应”进行研究,认为荷叶表面乳突形成的天然介稳性非均相湿润状态是构成超疏水表面的关键。之后 Thomas J研究认为荷叶之所以具有超疏水表面是由其表面两种乳突结构共同形成的。

1.1 固体表面的润湿性能

润湿(浸润)是指当液体接触到固体界面的时候,固体表面上的固-气界面转变为固-液界面的现象。固体表面被液体润湿的能力是研究固体表面时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性能,它不仅在材料科学与表面化学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农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2]

1.2 接触角

当把液滴放在固体表面上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液滴在同一固体表面上会有着不同的形状,同一液滴在不同固体表面上也会有着不同的形状,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固液之间的润湿性能不同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不同形状来判断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能。为了更加科学地表述润湿性能,科学家定义了接触角这个概念来作为润湿程度的量度。接触角CA(contact angle)指的就是在固、液、气三相的交点处所作的气-液界面的切线与固-液交界线之间的夹角theta;,它是固、液、气三相界面之间表面张力最终平衡的结果,这时候体系具有的总的表面张力是趋于最小的[3]。不同的接触角代表着不同的润湿性能,当接触角theta;小于 90°的时候,我们就认为这种固体表面是亲液的,当接触角theta;大于 90°的时候,则认为是疏液的,当theta;小于 5°的时候,认为是超亲液的,当theta;大于 150°的时候则认为是超疏液的。

图1.1接触角、滚动角、前进角、后退角示意图

1.3 滚动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