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音频混响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2023-04-29 14:31:08

文献综述

一、引言在过去20年中数字音频技术己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20年前首先引入的激光唱盘(CD)开始,进而发展到DVD音频唱盘和MP3多媒体播放器,数字形式的音频技术越来越流行。

数字音频处理是对音频信号(一般是20Hz-20KHz范围)数字化,量化采样后进行储存,变换,处理,和影像的数字化相比,声音的数字化要简单一些。

我们知道,音频信号是一条幅度和频率随时间变化的正弦波,通过采样将模拟的音 频信号变成数字信号。

多声道是为了还原录音现场各个方向上声音的差异。

人的耳朵有两只,通过接收不同方向上的声音信号,人的大脑就可以辨别声源的位置。

声道越多带给人听觉上的现场信息也就越多,更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描述数字化音频好坏的标准有采样频率和量化精度,例如我们常听的CD唱片是基于44KHZ 采样频率和16bit量化精度得来的,釆样频率越高,最终播放的声音所能还原的音频的高音上限越高,釆样精度(位数)越高,音频的还原越真实。

当今人们已经对音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立体声16位的CD音质存在、发展了20年,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对多声道,高品质音质的追求,随着专业音频领域和家用、汽车音频等应用,高性能、高质量的音频处理需求也日益增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