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耗材医保招采管理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03 22:08:34

医用耗材医保招采管理模式研究1、绪论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根据医疗保障局2020年6月公布的文件《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征求稿》)规定,医保管理范围内的医用耗材是指: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单独收费,并且具有医疗保障耗材统一编码的医用耗材。

事实上,医用耗材作为继药品之后医疗服务活动的另一物质基础,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健康意识不断加强,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眼病、肾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以血管支架、冠脉球囊、介入导管、人工关节、人工晶状体、透析管路、心脏起搏器为代表的可单独收费的高值医用耗材的需求将会进一步上升。

以冠脉支架为例,2020年集采前我国的第三代药物洗脱支架价格中位数为14000,同代支架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支付价格为769318747元,巴西价格最低,为2183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我国高值医用耗材相对于我国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来说价格过高,超出或限制了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导致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的风险上升,进而出现因病致贫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降低高值医用耗材虚高价格,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 (国办发〔2019〕37号)提出了完善医用耗材价格形成机制的五项措施,分别是:统一编码体系和信息平台、实行医保准入和目录动态调整、完善集中采购方法、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制定医保支付政策。

其中,对于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

参考我国医保带量采购模式已在药品领域初见成效,医用耗材带量采购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2020年10月16日,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成果斐然,而在冠脉支架之后,如何继续推进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扩大医用耗材带量采购范围,建立医用耗材带量采购管理模式,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拟在分析研究国内典型地区医用耗材招采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做法,分析其医保医用耗材招采管理中存在的优缺点,为完善我国医用耗材医保招采管理模式提出建议。

1.2 研究目的(1)通过梳理公开政策,厘清我国医用耗材医保招采管理模式目前的整体框架(2)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分析我国医用耗材医保招采管理模式目前的发展状况(3)结合政策规划和理论研究,探究我国医用耗材医保招采管理模式未来下一步的发展方向2、我国医用耗材医保招采管理模式研究2.1 现行医保招采管理模式根据改革方案,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实质是医用耗材价格形成机制的一部分,而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严控不合理使用、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代表的配套政策、坚持三医联动五个方面构成了医用耗材改革的基本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