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1医药背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飞速发展。我国的医药制造业也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路突飞猛进。我国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医药制造业体系和药品流通网络,步入世界制药大国。 医药制造业作为知识、技术、资本高密集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且 存在需求刚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的需求的不断增加,推动着现代医药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医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的经济指标占全部制造业总额的比重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医药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较强的地理集中现象,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形成了环渤海和长三角医药制造高技术产业聚集区。就区域发展而言,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医药制造业分布和发展的不平衡性。长三角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是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崛起之地,是我国医药制造业的核心地区之一,也是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医药产业密集区。长三角地区充分利用区域医药生产门类齐全的优势,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及信息服务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规模效应和产业竞争力上领跑全国其他地区。
1.2研究目的:根据对我国医药制造业现状的了解,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构建长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企业在区域内设立子企业的数据库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区域内医药制造业的城市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了解在医药制造业方面,长三角地区内部的相互依存、推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医药制造业平衡区域发展的建议,为制定医药企业管理政策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二、文献综述
对于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例如张晓燕(2016)运用产业组织理论,通过对我国医药制造业的规模经济、产业市场的集中度、差异化、市场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分析,探究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市场特点,并为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市场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作者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医药制造业单位具有多且小的特点。此外,本文中以销售收入为主要的测量参数。美国经济学家贝恩,通过对市场前几的企业占全市场的比例,把市场分为寡占型和竞争型。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属于竞争型中的分散竞争型。这表明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体系还不够成熟,同时还存在着生产企业“多”、“散”、“小”、“乱”的特征。我国医药制造产业的市场差异化主要表现在区域结构差异,众多医药制造企业分布主要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集中区。但是这些区域集中企业团,并不具有特别明显的区域化专业化的生产特点。因此,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市场差异并不大。由于我国医药产业市场属于分散竞争型,同时存在市场调节失灵、药品需求量大等因素的影响,医药产业市场的进入壁垒被降低。但是医药生产企业更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政策壁垒,因此和其他一些行业相比,医药产业仍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受政策壁垒的影响,医药制造业企业退出市场的成本较高。加上市场分散现象严重,部门利益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医药产业的退出壁垒较高。
孙小康(2016)通过运用兼顾内生及外生比较优势的综合比较优势理论,弥补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缺乏的内生比较优势,来更准确的度量高技术产业--医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理论仍选用区位商作为比较优势的指标,但在区位商的指标要素选取上有别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传统比较优势选用增加值、总产值作为产出指标计算区位商,但综合比较优势理论选取包含内生比较优势变量和外生比较优势变量的八个指标构造医药制造产业的综合区位商。 后通过构建综合得分模型以计算各省市医药制造产业的综合比较优势得分,再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产业综合比较优势的空间分布格局,从而得出结论,得分较高的为I类的云南、内蒙古、吉林、河北、黑龙江和II类的河南、山西、山东、安徽湖南等地,而长三角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都在得分较低的III和IV类省区,劣于内陆省区,也劣于一部分经济不发达省区。这样的原因可能是内陆省区具有较好的医药制造业的生产传统,并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只能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选择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医药制造业,而对其他高技术产业的投入甚少。在沿海省区和经济较发达省区,出于最优配置资源的目的且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培养扶持多个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其他高技术产业得以壮大。这也造成了其医药制造产业的比较优势不足。
关于长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现状也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如张少兵(2008)就长三角地区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中药制造业、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对长三角医药产业链发展现状、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作者认为长三角地区化学药品原药生产实力强大,其中浙江地区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获利能力最强。江苏省作为全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第一大省,已拥有较为成熟的化学药品制剂产业的区域规模,占据长三角化学药品制造业销售收入的半额以上。长三角地区的中药制造业较为薄弱,上海市地区的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造的规模相较长三角其他地区更大。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作为快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将成为长三角医药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长三角地区,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集中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通过对长三角医药产业链发展的分析,本文概括出该地区该产业链的三大优势:一是医药制造业地区专业化分工明确,有成熟的制造链体系;二是基地和园区结合发展,提高企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三是该地区的知名企业和集团在推动医药制造业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随着产业链的发展,很多挑战也随之出现,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区域内产业竞争愈发激烈、环保问题带来的成本提高和政府政策对产业链发展的影响。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