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
羊毛制品在水洗时除了会缩水外,还会发生毡缩现象,严重影响服用性能。羊毛的毡缩主要是由鳞片层的定向摩擦效应和羊毛的弹性、卷曲引起的。因此羊毛的防毡缩工艺也主要有破坏鳞片层和聚合物沉积两类方法[1]。
目前,对于羊毛的防毡缩工艺主要分为化学、物理、生物法三大类,其中传统的化学方法是氯化-HERCOSETT工艺,尽管这项工艺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毡缩效果,但是处理过程会产生可吸附性的有机卤化物AOX (absorbable organic halogen)产物会对环境造成危害[2]。新型的化学方法中聚合物沉降法在实际生产中所使用的试剂或产物或多或少的对环境会产生损害[3]。纳米材料改性法会因为粒子形态的不规整引起纤维逆摩擦因数的上升;化学降解法会伤及纤维皮质层,影响纤维的其他性能。生物酶法由于蛋白质纤维天然地会对蛋白酶产生抵抗,所以蛋白酶必须配合其他助剂整理[4]。反观等离子体处理方法,作为干态整理,处理过程中没有涉及到水和化学品,所以不会出现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等离子处理法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2.研究现状和趋势
2.1 对力学性能的研究
Alberto Ceria等人[5]发现在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拉力、断裂延伸率、表面厚度、吸湿性和透气性都有所改善,而且拉伸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同样的,陈银[6]、虞学锋等[7]也都通过各自的研究印证了这一现象,并且他们都发现织物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处理时间和功率的上升而增加一定程度后有所下降,其中虞学锋[7]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压强的增大导致反应器中粒子对织物的刻蚀减弱导致了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下降,尽管我认为刻蚀减弱不代表之前留下的刻痕不存在,如果是刻蚀减弱那应该会使断裂强度上升的趋势减弱。此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2 对织物性质的研究
何瑶[8]王译晗[9]则重点分析了等离子体处理对羊毛防毡缩的影响,何瑶通过绞盘法得到了羊毛纤维表面顺、逆方向的静摩擦因数;王译晗采用Y151型纤维摩擦因数测定仪测定摩擦因数,都得出了如下结论:纤维的摩擦因数增大,但是定向摩擦因数却减小,这使得羊毛的毡缩性得到了改善。
根据王译晗[9]的研究显示等离子体处理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纤维的润湿性,这主要是由于等离子体处理破坏了鳞片层中的脂肪酸层,引入含氧的极性基团。鳞片表层中胱氨酸的二硫键断裂,产生亲水基团一HSO3,使羊毛吸水性增强,润湿时间缩短。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