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课题背景:
1.1 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是人体正常菌群, 主要寄生在人体的体表及口腔咽喉等部位, 通常不会引起疾病, 但在免疫系统受到损害或抑制的个体, 可引起严重的白色念珠菌病, 危及生命。随着临床抗生素、抗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白色念珠菌已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之一[ 1] 。并且,在使用现有抗真菌药物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耐药菌株增多等,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2]。上世纪八十年代,抗菌肽的发现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3]。
1.2 抗菌肽简介
抗菌肽是一类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的总称[4],抗菌肽多数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的特点,通常由10~50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多半带正电荷[5]。抗菌肽通常N 端亲水C 端疏水,因而具有两亲性的特点,且抗菌肽水溶性好。目前,抗菌肽已相继从细菌、真菌、两栖类、昆虫、植物及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发现,在先天性免疫中起到重要的作用[6]。抗菌肽是生物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一类对细菌、真菌、病毒以及肿瘤细胞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的小分子多肽,是新型抗生素开发的良好候选资源。
本论文以白色念珠菌作为研究主体,研究突变肽的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通过以细胞膜以及微生物胞内DNA 为主要研究靶点,研究其抗菌作用机理,阐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bf-14 对白色念珠菌具有良好的杀伤作用。机理研究表明,Cbf-14 是通过破坏细胞膜,进入核内从而与DNA 相结合以及抑制酶活等方面从而杀伤细胞。
实验框架:
1多肽Cbf-14 体外抗菌活性测定
(1)多肽Cbf-14 对耐药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