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乙素作食品抗氧化剂可行性探究文献综述

 2023-02-28 21:54:10

灯盏细辛是菊科飞蓬属植物短葶飞蓬全草,也称灯盏花,是从民间方剂中发掘出来的,在对抗心脑血管疾病中有良好疗效的一种中药。

它具有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的功效。

灯盏花首见于明代医学家蓝止庵所著《滇南本草》中,该书第2卷第300页谓:灯盏花,一名灯盏菊,细辛草。

味苦、辛,性温,能治左瘫右痪,风湿疼痛,水煎,点酒服等[1] 。

《云南中草药》称该品温[2],《云南中草药选》则云灯盏花辛,微温,功能主治为散寒、解表、活血舒筋、止痛消积,可治感冒头痛鼻塞、风湿痹痛、瘫痪、小儿疳疾、跌打损伤等。

云南省邱北县苗族医生罗氏使用灯盏花治疗中风偏瘫,为祖传秘方,20世纪70年代中草药群众运动中,罗氏献出了该秘方。

《云南省药品标准》1974、1996年版[3],《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曾予以收载[4],2005版又重新收载[5]。

经过最近几十年的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表明,灯盏花素具有抗血栓、抗脑缺血,并且对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急性心肌梗死,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不受外界干扰的损伤,改善血液流变学及高眼压的影响,抗肝纤维化、保护肝细胞等作用。

近年也发现还有抗炎症,抗癌症尤其是乳腺癌的作用,其衍生物对于艾滋病也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