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苷和二甲双胍复方制剂的制备及表征文献综述

 2023-02-03 22:06:42

一、研究的问题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常用药,其主要的药理机制与糖酵解及乳酸代谢有关,但在肾功能减退的情况下,易诱发乳酸中毒。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2型糖尿病中的发病率为20%-40%,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应用二甲双胍进行降血糖治疗时,存在乳酸中毒的风险。

通过对淫羊藿苷的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改善肾功能和降血糖的药理作用,能降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乳酸中毒的风险,但淫羊藿苷的低溶解性及低生物利用度会限制其发挥药效。

因此,本课题拟开发一款淫羊藿苷和二甲双胍的复方新剂型,其针对治疗糖尿病肾病且具有降糖作用,为广大患者带来新的选择。

二、文献综述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Diabetes Federation, IDF)最新数字显示,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为 2.46 亿人,并且正以每年 700万的速度迅猛增加,预计到 2025 年这一数字将增加至 3.8 亿。

目前中国 DM 患者人数已达到 4000 万,与 20 世纪 80 年代相比,增长了 5 倍,且每年新增120万,成为全球最多糖尿病患者的国家,预计到 2025 年将达 5930 万人,糖尿病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公共健康难题。

高血糖靶器官是肾脏,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其会对患者的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等造成损害。

糖尿病肾病分为5期:1期主要是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患者出现多尿症状;2期肾小球结构发生变化,尿微量白蛋白相对较低;3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增高,尿蛋白的排泄每分钟大于20 ~200微克;4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出现大量蛋白尿,患者出现水肿、高血压现象;5期是终末期肾衰竭,尿素氮增高、肌酐增高[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