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基因性疾病, 是体细胞后天获得性 DNA 的改变导致细胞无节制地增殖, 且这种增殖不断地侵袭周围正常组织所致。据统计,全国2011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共495069例(其中男性283128例,女性211941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共301140例(其中男性189707例,女性111433例。近年来, 肿瘤的治疗已成为众多医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目前,肿瘤治疗的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三大传统手段之一,在肿瘤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化疗药物存在有选择性低、毒副作用大、多药耐药等缺陷,这大大限制了化疗药物的使用。因此,开发毒副作用小、药效高的抗肿瘤药物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1971年,Folkman等提出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新生血管生成,由此人们认识到肿瘤血管生 成 与 肿 瘤 生 长侵 袭 和 转 移 等 过 程 密 切 相关 。进一步地,人们提出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通过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UM)抑制或破坏肿瘤血管生成,切断肿瘤营养来源而“饿死”肿瘤的癌症新疗法。本实验研究的安替安吉肽(原名HM-3)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含有18个氨基酸的新型整合素阻断多肽,体内外实验均显示该多肽具有较好的抑瘤效果。它是针对肿瘤血管标记性分子来设计新型血管生成抑制剂系列突变体,通过大量的试验,筛选得到了的体内活性高、靶点明确、制备工艺简单的多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此类蛋白多肽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多种分析手段,如生物检定法、同位素标记示踪法、免疫分析法、液相色谱(LC)、毛细管电泳(CE)、气相色谱(GC)、质谱(MS)、核磁共振(NMR)、液相色谱—质谱(LC-MS)和毛细管电泳—质谱(CE-MS)联用技术等。其中,免疫分析法中以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最为常用。ELISA法是免疫诊断中的一项新技术,现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及非传染病等方面的免疫诊断,也已应用于大分子抗原和小分子抗原的定量测定,具有灵敏、特异、简单、快速、稳定及易于自动化操作等特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以其灵敏度高(可达 ng 甚至pg 水平),特异性好等优点,在生命科学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已迈出医药、临床领域,步入农业、渔业、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为研究HM-3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我们建立了竞争性ELISA方法来检测HM-3在体内的血药浓度,故制备出特异性强的单克隆抗体,对于本实验的成功完成至关重要。
杂交瘤细胞技术是一种获得杂交瘤细胞以改变细胞性能的技术。这是指将动物的脾脏细胞 (具有产生多种抗体机能的B淋巴细胞,但不能离体生长) 和骨髓瘤细胞(能离体无限制地生长) 相融合,获得既能离体生长又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培养的上清液中含有抗体,进一步克隆化细胞株,即可收获单克隆抗体,用于诊断和治疗。其具体原理步骤如下:
目的意义:
本课题组采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检测安替安吉肽的血药浓度。性能优良的单抗是建立ELISA检测方法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对实验室冻存多年,性能退化的抗安替安吉肽杂交瘤细胞株进行杂交瘤细胞克隆化,筛选抗体产量高,效价高,且生产周期短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
实验材料及方法:
- 材料
细胞株 抗安替安吉肽杂交瘤细胞株由本实验室提供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