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常伴有情绪失落,认知障碍,快感缺乏等症状,其致死率和复发率较高[1]。
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中高收入国家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2]。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通常认为有以下几种:(1)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减少(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改变(3)免疫系统异常[3](4)海马神经发生下调[4]等。
近年来,肠道菌群与情绪,认知功能,焦虑及抑郁的联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5],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肠道菌群在抑郁症中的变化[6]和作用[7]。
肠道菌群是寄生于肠道内的一类微生物群体,被认为是机体内的一个微生态器官。
根据细菌16S rRNA序列的分类,发现寄居于肠道内的微生物种类约800种。
根据菌株在宿主体内的生化反应及作用效果分类:可分为益生菌、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8]。
而根据细菌品系分类,肠道主要包括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硬壁菌门(Firmicutes)两种,除此之外还有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等种类[9]。
应激反应可明显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使益生菌数量下降,而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的数量增加,该反应不仅影响胃肠道的各项生理功能及共生菌群,还可导致肠黏膜损伤、萎缩、通透性增加[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