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蛋白非还原CE-SDS分析方法验证文献综述

 2023-03-02 22:53:04

毛细管电泳概述摘要:毛细管电泳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广泛用于蛋白质研究中。

本文简要概述了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分离影响因素、条件优化以及方法验证。

关键词:CE原理发展分离影响因素方法验证1. 前言注射用重组(酵母分泌型)人血清白蛋白-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融合蛋白(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mutated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rHSA-mhG-CSF,代号GW003)系应用基因重组技术,采用Pichia pastoris(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生产的重组融合蛋白冻干粉针剂。

HSA-mhG-CSF,应用基因融合技术将高活性改构G-CSF(mutated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mhG-CSF)基因的N端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C端基因融合而成。

主要用于防治骨髓抑制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及骨髓衰竭病人的白细胞低下症。

2. CE的发展概述1808年俄国物理学家 Von Reuss[2]首次发现电泳现象,1927年前后,Tesilius发明了U型管式移界电泳术,可以看做是最原始的CE的雏形,1981年Jorgenson和Lukacs[3]首先提出在75mu;m内径毛细管柱内用高电压进行分离,创立了现代毛细管电泳。

1984年Terabe等建立了胶束毛细管电动力学色谱。

1987年Hjerten建立了毛细管等电聚焦,Cohen和Karge r提出了毛细管凝胶电泳。

随着毛细管电泳的研究开始升温,许多科研工作者和仪器生产厂商开始了CE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