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冷冻疗法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部寻常疣36例临床观察文献综述

 2023-03-06 20:46:23

论述阿昔洛韦在临床上的应用

背景:阿昔洛韦是人工合成的第二代广谱抗病毒药。是1981年世界上首次上市的第一个特异性抗疱疹类病毒的开环核苷类药物,该药在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能选择性地阻断疱疹病毒复制,且毒性较小。阿昔洛韦在临床试验上的引进开创了一个抗病毒药物的里程碑。阿昔洛韦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带状疱疹,手足口病,水痘的治疗和预防,同时它与免疫调节剂的联合应用也可用于治疗乙型肝炎、降低骨髓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率[1]。现如今,阿昔洛韦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其仍存在着很多不良反应,因而我们要针对不同疾病、不同人群更好的选择性用药。

1.阿昔洛韦的抗病毒机理

阿昔洛韦的高度选择性与其作用机制相关,它首先被磷酸化为阿昔洛韦单磷酸酯。这种磷酸化在受HSV感染的细胞中,通过病毒基因编码的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的作用而高效率地进行。而在未受感染的细胞中阿昔洛韦几乎不发生磷酸化。因此,该药被集中在受疱疹病毒感染细胞内,阿昔洛韦的抗HSV的作用得到临床上的承认[2]。阿昔洛韦单磷酸酯其后受细胞内激酶的作用而变为三磷酸酯,它对病毒DNA聚合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对宿主细胞的DNA聚合酶的作用相对小。阿昔洛韦三磷酸酯也可结合到病毒DNA中,使病毒DNA链过早终止。

2.阿昔洛韦的临床应用

2.1 阿昔洛韦临床上寻常疣的治疗

疣是一种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发的生长在面、手、足部等身体暴露部位的表皮良性赘生物,根据其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可将疣分为寻常疣、跖疣、扁平疣、生殖器疣等。无论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如果不予治疗会越长越大、越长越多,不仅引起患者不适,而且如果发生在面、手部时还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容貌美观、社交甚至工作,患者常表现为主动求治[3]。通过临床上的应用与研究发现,阿昔洛韦的抗病毒机制对寻常疣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2.2阿昔洛韦临床上带状疱疹的治疗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皮肤病。当人体免疫能力下降时,由隐藏于神经元内或者神经后根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很容易被激活,从而致使皮肤感染,出现疱疹[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