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的抗菌肽抗耐药感染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6 16:30:45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课题背景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的现象日趋严重,为了提高抗生素对于耐药细菌的杀伤作用,研究人员将目光聚焦于新型抗生素的开发。然而,新型抗生素的出现使得细菌耐药现象更为严重,细菌耐药已向多重耐药的方向发展,而且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研发新型抗生素的速度[1]。在临床上,多粘菌素常常是治疗的最后防线[2]。然而,2015年底,中国学者Liu等第一次报道了质粒介导的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mobile colistin resistance),并由接合实验证实该基因可通过接合性质粒在细菌间传播[3]。为了有效控制耐多粘菌素细菌引起的感染,寻找新的突破口尤为迫切。

1980年,Hultmark Dan等科学家首先从天蚕蛾中提取并鉴定了溶菌蛋白P9A和P9B命名为cecropins,并且证明了P9A和P9B对大肠杆菌和其他一些革兰氏阴性菌的强抵抗力[4 - 5],科学家们开始深入了解这种具有高效的抗菌和抗感染能力的多肽分子。研究发现,抗菌肽( AMPs )是来自固有免疫的分子,对治疗伤口和预防微生物感染非常有效[6]。人体多种细胞可表达编码这些肽的基因,包括循环吞噬细胞和粘膜上皮细胞,而且在其他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鱼类、昆虫、鸟类和植物中都有抗菌肽的存在,说明了抗菌肽是固有免疫系统中的保守组分及其广泛用途[7]。抗菌肽(AMPs)一般带有阳离子,具有两亲性,带有正电荷的抗菌肽能够和革兰氏阴性菌表面带负电荷的LPS结合,也可以和革兰氏阳性菌表面含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的肽聚糖紧密结合[8],而且抗菌肽分子的两亲性使得抗菌肽的亲水性部分面向脂质膜的带负电荷的头部基团,而疏水侧链与疏水片段的脂环紧密接触[9],可以使肽分子和细胞膜之间有高亲和力,有效地抗菌、抗炎症。不仅如此,抗菌肽还可作为免疫系统的调节剂,例如cathelicidin LL-37已被报道可调节IFN-gamma;在DC、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中的作用[10],参与调节病原体引起的炎症反应从而进行免疫调节,减少炎症损伤,从而增强固有免疫系统的抗感染能力,与适应性免疫系统彼此联系,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并且,因为微生物很难改变自身磷脂分子的细胞膜结构,不易对抗菌肽产生耐药性。因此,抗菌肽是抗耐药菌研究中最具有希望的新一代候选药物。

然而,即使抗菌肽对多种微生物有效,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病毒,但抗菌肽的来源和生物活性也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多数抗菌肽毒性高,对靶细胞的选择性低,易使红细胞膜破裂溶血。2、大多数抗菌肽生物稳定性差,半衰期短。3、从动物或植物体内提取的天然抗菌肽来源有限,且肽链过长,不易人工生产,生物活性低[1]

本课题期望对自主设计、合成的新型抗菌肽MSI-1的体内、外抗多粘菌素耐药菌的活性进行评价,揭示MSI-1对宿主免疫和炎症反应影响的分子机制,判定抗菌肽MSI-1的安全性、有效性,为临床控制耐多粘菌素细菌引起的感染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方法。

预期实验方法

  1. 预期实验材料
    1. 细胞系

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

1.2菌种

E.coli BL21 (DE3)、E.coli BL21 (DE3)-MCR-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