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简介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与注射剂有关的药害事件的发生,注射剂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由于注射剂的给药方式是直接将药品注射入人体的血液或皮下等部位,因此如果产品不能保证无菌,将会引起患者的严重不良反应。目前,如何提高注射剂无菌工艺保障水平成为注射剂的研发、生产与监管中的一个关键点。
注射剂的除菌生产工艺一般按照“决策树”进行选择,由于单抗注射剂的热不稳定性,不能耐受终端灭菌工艺,因此需要采用除菌过滤方式除菌。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导原则,针对无菌生产工艺中的过滤除菌工艺的研究和验证进行讨论,过滤除菌工艺是风险控制相对较高的一类工艺,应通过系统的工艺研究和验证,通过整个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的合理控制,保证实现既定的无菌保证水平。
2.背景介绍
2.1除菌过滤的定义
除菌过滤是指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即:不得因与产品发生反应、释放物质或吸附作用而对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直接与产品接触的生产设备表面不得因与产品发生反应、释放物质或吸附作用而对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过滤去除流体中微生物的工艺过程。流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
除菌过滤是利用细菌不能通过致密孔滤材的原理以除去气体或液体中微生物,经常用于因为产品、中间体或者其他过程料液具有不稳定性, 不能采用包括热灭菌在内的最终灭菌方法, 而采用的过滤除菌方法,并要求滤出液保证无菌的情况,所用的器具是含有微小孔径的滤菌器。主要用于血清、毒素、抗生素等不耐热生物制品及空气的除菌。常用的滤菌器有薄膜滤菌器(0.45mu;m和0.22mu;m孔径)、陶瓷滤菌器、石棉滤菌器、烧结玻璃滤菌器等。目前生物制药领域中采用的除菌滤膜孔经一般为0.1mu;m或0.2mu;m。
2.2除菌过滤和澄清过滤的区别
澄清过滤也可称为深层过滤。使用具有较深通道毛细孔的多空物质,如沙滤棒等过滤介质实现透过式分离方法,过滤中基本不形成滤饼。另外也可以是指借助于重力或离心力产生沉降分层后,实现悬浮物的去除的分离方法。
药品生产所用的过滤器,根据使用的目的一般分成三种: 澄清过滤器、预过滤器和除菌过滤器。这三种过滤器都有 0.2 micro;m 这一规格,而且外观一模一样,非专业人士根本无法区分。用于不同目的的过滤器,其内部结构是有很大区别的。事实上,只有除菌过滤器才具有截流细菌的作用,当注射剂采用除菌过滤工艺时,一定要选择除菌级的 0.2 micro;m 或 0.22 micro;m 过滤器。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