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走式育秧播种机传动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2023-10-30 11:51:16

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现状:

目前,水稻栽培技术大幅度提高,但是提供抛秧的秧苗培育工作都是靠手工操作完成,不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播种均匀度等播种质量指标很难保证,因此,研究电动自走式育秧播种机势在必行。

安徽农业大学朱琳[1]对组合式工厂化育秧机进行了设计与研究,针对育秩机械针研发设计中所存在的不足,将虚拟样化技术引入育秩机械设计和开发领域,极大地提高设计速度、降低成本,为工厂化育秩机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傅美贞,马广,黄东明等[3]对盘式育秧播种机的传动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对该机传动系统在常规水稻盘秧播种和抛秧盘秧播种作业时,各传动比进行了分配,以及传动部件三角胶带、套筒滚子链进行了设计。

袁文胜,姬长英,金诚谦等[4]为解决现有水稻育秧方式存在的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参考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要求等相关行业标准开展试验测试,分析育秧播种机的铺土均匀性、播种均匀性和机具的整体作业质量。结果表明,该机在播种作业过程中只需驾驶员和辅助人员两人即可完成,每小时可播种4 000盘以上,具有用工少、生产效率高、播种质量高等特点。

马旭,邝健霞,齐龙等[5]为提高田间育秧播种机的播种合格率和播种稳定均匀性,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南方水稻田间育秧的精密播种机。在深入分析螺旋勺轮式播种器的播种原理,以及播种器行走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螺旋勺轮的凹槽深度、螺旋升角、播种器行走速度对播种合格率和空穴率的影响规律,得出杂交稻播种合格率和空穴率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组合。

陈训教[7]进行的基于无人驾驶的步行插秧机辅助行走机构及其控制系统优化设计,以步行式水稻插秧机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不断整体提高了我国水稻机械化水平,推动了水稻机械的智能化发展,无人驾驶插秧技术的快速成熟和推广应用。

国外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