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品带量采购对我国医药市场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8 10:42:4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一、研究背景

2019年3月中下旬开始,为期一年的“4 7”带量采购试点将正式实施,目前上海、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厦门等城市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细则,随着带量采购启动时点的临近,其他城市的细则也将会在未来一两周内出台。带量采购的新政引发了医药股的大幅波动和一些药企的强烈反弹,但随着国家版带量采购试点方案的公布,带量采购已呈“开弓没有回头箭”之势。

二、研究意义

本文将从医药市场的角度分析带量采购所带来的影响,分别分析带量采购对我国国内大部分仿制药企业和进入我国市场的国外原研药企业的不同影响,从现实意义上探究带量采购对于我国医药市场所能带来的改变,同时讨论其对目前市场环境带来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1. 文献综述

1.关于4 7带量采购提出背景

胡伟、杨悦(2014)对带量采购原型做出回忆:我国药品带量采购起源于上海闵行区,其率先“一品一规一厂一配送”的药品集中采购模式。后来这种采购模式被安徽省借鉴,最终形成以一品三剂型两规格、量价挂钩和单一货源承诺制为主要特点的带量采购模式。

冯建忠(2011)源于闵行的“一品一规一厂”模式, 最早并非针对基本药物, 而是纳入政府采购的全体药物, 且该模式一度得到卫生部的大力支持。依照此番卫生系统会议透露出来的消息, “一品一规一厂”已显示出了向非基本药物推广的迹象。

由此可见带量采购的产生具有非常客观的现实依据,并且俨然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较为成熟的选择,因此具有颇多指导意义,会在逐步的扩展实施中更加成熟,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必定会给现有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

2.我国药品带量采购带来的影响

胡善联(2019)带量采购试点在近年来就有落实,并且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展现,在31个试点通用名药品中有25个集中采购拟中选,成功率达到81%。其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22个 (占88%) , 原研药只有3个 (占12%) 。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