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快演进,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区域竞争更趋激烈。深圳市以近 10 年的时间,不惜牺牲经济增长速度,坚持不懈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腾挪发展空间, 杭州提出打造“中国的硅谷”。 全国各地创新发展高招迭出,南通怎么办?市党代表、市科技局局长李吉平在深入研读报告后说,市党代会明确加快建设以中央创新区为核心的创新之都,是对我市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路径深刻分析、准确把握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市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富民进程、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增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向引力,推动产业创新转型,就必须加快打造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创新服务完善配套、创新生态开放包容的区域创新高地,这正是党代会提出建设创新之都的核心要义之所在。”“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对促进南通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南通城市发展的气质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市党代表、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成长春教授多年关注区域经济发展。他说, 经济新常态强调发展速度中高速、经济结构调高调轻,发展动力就是创新驱动。南通要实现经济转型、促进更大发展,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关键的要素就是科技创新。” 于是,一个全方位承载上海创新资源、助力南通建设上海“北大门”的中央创新区,在南通主城区一块 17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加速形成。10 月 30 日,5个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在南通中央创新区内集中开工,涉及医学中心、美术馆、大剧院、学校等重点工程,总投资达 54.2 亿元,标志着南通版“科创特区”建设驶入快车道。 这批新开工项目中,医学综合体定位为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等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 建成后可成为与国际现代化医院相接轨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南通大剧院项目位于中央创新区紫琅湖畔,包含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等功能区域以及南通美术馆、创新一小和创新初中项目。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南通着力做好跨江融合、接轨上海这篇大文章,努力接受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辐射带动,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中央创新区是“创新之都”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南通策应江苏“一中心一基地”建设、 “1 3”重点 功能区战略和对接服务上海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据规划,在 17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将建设科创、文创、医学、会展“四大中心”,聚力创新、聚拢人才、聚焦产业,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准打造南通版“科创特区”,加快培育具有爆发力和引领力的创新型增长点,成为区域科技创 新引领区、沪通创新资源合作承载区、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以及南通未来新的城市核心。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南通市处于长江中下游入海口附近,又依托上海市,临近苏锡常经济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城市想要发展,要依靠人才。如何吸引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各类人才回南通、来南通,是创新之都建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比如深圳的发展,归根到底得益于年轻人的创新活力。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首先,必须为人才提供可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机会。机会在哪里,首先是把产业做大育强,提供舞台。其次,要为人才构建高水平的工作平台。中央创新区将承担这样的功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再次,要以城市宜居吸引人才聚集。我市同时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富有魅力的花园城市,必将对吸引人才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吸引创新资源如何向南通中央创新区集聚的政策,可以知道怎样可以把南通市打造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企业等各种创新资源集聚的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
(三)参考文献
[1] Riccardo Crescenzia,b. Research Policy. [J].ResearchPolicy 47 (2018) 782–795
[2] SusanaBorraacute;s,1,MartLaatsit1.Towards system orientedinnovation policy evaluation? Evidence fromEU28 member states [J]. ResearchPolicy 48 (2019) 312–321
[3] Fabio Bertonia, Jose Martiacute;b, Carmelo Revertec.The impactof government-supported participative loans on the growth of entrepreneurial ventures[J]. Research Policy 48 (2019) 371–38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