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晋升激励对地方公共教育支出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作为民生之基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教育,但是以经济增长作为考核标准的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并没有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紧跟经济发展速度。鉴于此,本文通过梳理晋升激励对经济增长和公共教育支出的影响的研究文献,为进一步从官员籍贯以及学历方面探究晋升激励对地方公共教育支出影响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晋升激励; 财政分权; 教育支出
一、文献综述
(一)晋升激励对经济的影响
Blanchard and Shleifer(2001)对比中国和俄罗斯地方政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中央集权可以促进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因为如果没有强大有纪律的中央对地方进行足够的控制,那么地方政府就会因为税收、监管不力以及腐败等问题阻碍经济发展。同时中央合适的财政分权再加上官员晋升激励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Luo and Qin(2021)发现经济绩效与地方政府官员晋升可能性之间呈正相关,特别是同一省内的市委书记身上更容易出现这种关联性。
周黎安(2004)和赵学兵(2019)则认为虽然晋升激励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但是由于有人晋升就必然有人降级,因此官员们也处于相互竞争的局面,这就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合作,使得激励失衡和激励扭曲,长此以往可能会产生“产业lsquo;大战rsquo;和恶性竞争”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刘瑞明和白永秀(2007)通过将晋升激励机制和政治经济周期相联系发现晋升激励下的地方政府会积极增加投资以此增加经济增长率。短期内投资热潮会使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投资驱动型的粗放增长”,一旦超过一定界限反而会抑制健康的经济发展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蒋德权、姜国华和陈冬华(2015)基于政绩考核观和官员异质性视角发现“地方官员晋升与任期内平均地区经济效率负相关”,晋升激励不能提高地方经济效率。但近些年随着政绩考核观念的转变,晋升激励与经济效率之间的负相关性也在减弱。
张军和高远(2007)发现地方经济增长与官员任期有密切关联,“官员任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倒 U 型”,即将结束任期的官员的晋升激励水平会下降,而且官员之间的异地交流也有助于经济增长,所以适当调节官员的任期长短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徐现祥和王贤彬(2010)则通过定量分析,利用倍差法发现官员的晋升激励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是绝对的,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会因为年龄和任期的不同而不同:官员的年龄越大,晋升机制对他们的激励作用就越小,官员的年龄越小,晋升机制的激励作用就越大。而任期适度则有助于晋升激励发挥促进作用,这与张军和高远(2007)的结论相似。
(二)晋升激励对公共教育支出的影响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