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
随着汽车的普及,车辆被盗事件不断增多,汽车防盗已成为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防止车辆被盗,许多汽车公司开始将汽车防盗装置作为汽车的标准配置,防止有人非法进入车内,并可通过音响报警装置报警,由此来提高汽车的市场竞争力。防盗报警系统通常与汽车中控门锁系统配合工作。
汽车防盗器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机械式防盗器以纯机械方式增加对油路或变速杆等进行锁止,安全性差,使用不便,已逐渐淘汰。目前汽车上应用的防盗器为电子式防盗器。
而随着目前智能机和车联网技术发展火热,人们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手机去监测自己的汽车的状况,车主通过无线遥控器来启动或是关闭防盗系统,一旦出现汽车遭到入侵,车主就会从智能机中收到提醒。人们通过云平台来管理自己的汽车已经是大势所趋,而普通的防入侵系统都是通过单纯的闪烁或发声进行报警,很难被车主第一时间察觉,让车主无法在在短时间内了解自己车辆的情况,在人多嘈杂的地方还会出现误报的情况。这种传统的报警系统将被替代。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和一些欧洲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研究车载监控系统,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使得车载监控系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例如GSM,GPS以及中国的北斗导航。Tadeusz Uhl,Krzysztof Mendrok等[1]提出了基于GPS对轨道及轨道车辆进行智能监测和系统结构健康监测的新型SHM系统,该系统是基于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振动测量,同时进行GPS定位和速度估计。将轨道健康评估算法表述为轨道车辆系统动力学参数的逆辨识问题。
要实施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就需要大量的数据被快速传送,而现场总线作为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数据线,满足了数据实时传输的要求。德国BOSCH公司开发的CAN现场总线,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1986年该公司开发出面向汽车的CAN 通信协议。此后,CAN 通过ISO11898 及ISO11519 进行了标准化, 在北美和西欧,CAN总线协议已经成为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工业控制局域网的标准总线。而由于领域的不同及时代的发展,需求也是不断在变化的,为了满足需求就需要开发新的功能,Gianluca Cena等【2】通过对国际标准化组织11898协议的修改从而让它支持一些新的传输服务,这些服务显著提高了过程数据的周期性交换和用于高级功能的消息的通信效率。这些服务与原始协议保持良好的兼容性,并且不会影响其出色的响应性和灵活性。欧美等发达国家基于CAN的跨平台通信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能够根据CAN协议进行修改以此来提高通信效率或是开发出更多的功能。
而在国内,由于互联网的起步较晚,我们的网络通信技术略微落后于发达国家,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联网技术【3】的成熟,国内实现了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的信息交换,也开始利用CAN对车辆进行监测,包括车辆的数据信息,定位等一系列功能。Nan Jin Rui等【4】牛荟宇【5】基于车联网设计了一套针对电池管理系统的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既可以实时监测电动车上电池的状态信息,又可以对目标车辆进行目标定位,通过北斗模块和4G模块将CAN总线数据和北斗数据传输到监控平台。张海逢【6】采用了智能终端,Windows客户端,远程服务器端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一套数据采集与远程监控系统,借助WiFi通信建立手机与车载终端的联系,实现车载数据的无线采集,利用手机的GPS模块实现车辆位置信息的实时获取;开发CAN解析软件,制定动态曲线更新方法;在阿里云服务器下基于SSM框架开发出远程监控系统,与手机端数据结合,实现了汽车的实时跟踪与轨迹回放。罗茂元等【7】基于j1939协议提出了一种通过磁电传感器检测发动机转速系统的CAN总线设计方案。汤贵庭等【8】分析了CAN总线经常容易出现的故障,并提供解决CAN总线故障的方法。总体来说,国内对于车辆监测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能够在基于CAN协议的基础上将GPS/北斗导航模块与智能设备结合实现对车辆的定位与监测。
3 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生活智能化和舒适化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智能系统综合无线传感通信,计算机网络及人工智能算法等先进技术。但是同样遇到了一项难题,那就是嵌入式服务器造成操作实时性差。于是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将研究重点转向云服务器【9】,结合云服务平台的智能系统进一步提高了通信实时性和数据资源利用率,实现对智能设备的集中管理。而由于需要保持监测的实时性和不间断性,提高能效,减少能耗,从而降低成本也成为了重中之重,下面综述关于云平台与减少智能系统能耗的研究现状。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