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性”与“学理性”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研究
——以景宁中学为例
摘要:只有守正创新,坚持“八个相统一”,才能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政治性与学理性有机统一,不可割裂,这两者相统一在“八个相统一”中具有统领性意义。本综述围绕国内外有关政治性与学理性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融合统一的研究,梳理了政治性与学理性的内涵、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意蕴及实现二者统一的路径这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政治性;学理性;思政课
一、文献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坚持发展的步伐。近几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重要遵循。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谈话中指出的“八个相统一”指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调和的一系列关系,为新时代如何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这“八个相统一”中,“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这一层关系发挥着统领作用,对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1]基于上述内容,深入探究政治性与学理性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融合统一是十分必要的。本综述围绕国内外有关政治性与学理性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融合统一的研究,主要梳理了政治性与学理性的内涵、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意蕴及实现二者统一的路径这三个方面。由于有关高中思政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研究较少,本综述以梳理有关高校思政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研究为主。
(一)政治性与学理性的内涵
能够准确区分“政治性”与“学理性”,是真正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辩证统一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先做到正确认识政治性与学理性,明晰政治性与学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必要性。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