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1国土空间背景下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大部分地区由增量发展走向存量发展。
1.2工业用地作为城镇用地中的主要用地类型,普遍较为低效,是存量时代挖潜的重点考虑对象。
原国土资源部2017年开展的483个国家级开发 区调查数据显示,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最高为2.59,最低仅为0.09;建筑密度最高达到63.6%,最低仅为7%;工业用地地均税收最高为119 亿元/平方千米,最低只有100200 万元/平方千米。
[1]1.3宏观政策中提出由制造强国走向智造强国,智能制造是今后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 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
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
[2]制造业作为江苏省的强势产业,在新时代应成为转型升级的先行者,积极与互联网等新经济形式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发展稳中向好。
1.4在十四五规划中,南京严格划定工业底线,规划指引工业用地规模控制在 300km2,严格限制其用途,切实提高工业用地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益。
2021年 1月,南京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的实施方案》(宁政发〔2021〕7号),强调深化产业用地的市场化配置改革,精准配置土地要素,建立健全产业用地准入、绩效评价、存量盘活、转型退出等机制,提高单位土地经济承载容量和产出水平,提出重点加大存量产业用地盘活力度、引导低效工业用地退二优二、积极探索低效用地退出路径和鼓励零星工业地块入园转型等策略,实现产业用地更集约、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利用。
1.5传统模式下的工业集中区面临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 :其一,工业用地供应不足[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