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互联网 政务4.0时代的到来,2018年短视频借力政务传播迅速成为承接政务新媒体转型发展任务的新平台,在政策、平台、用户、运营等多重有利因素的作用下,政务短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实现爆发式增长,政务短视频成为地方政务部门政务信息发布的新途径,同时也担负起政府扩大传播影响力、打造阳光型服务型政府的任务。
截至2019年5月底政务抖音号的总数突破一万家。过去一年涌现出了一大批专注原创短视频的优质政务抖音号比如:四平警事、天府公安、宁夏武警等等。共青团、军队和公安等部门的政务抖音号表现不俗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些“网红”政务抖音号圈粉数达十万甚至上百万,单条短视频的播放量甚至可以达到亿次,短视频政务号成为认识政府部门的重要窗口。然而从目前来看,政务短视频的发展也暴露出定位模糊、内容宽泛、运营不善、内容重复、隐私泄露、过度娱乐化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短视频的政务传播红利发挥。
学者冯帆提出政务短视频在发展过程中需谨慎对待风口红利稍纵即逝的“雷区”避免再次踏入“两微一端”政务平台发展的窠臼。在政策、用户、平台、运营等多重作用下,政务短视频亟需由野蛮生长期向深耕内容转变。目前针对短视频政务号内容与运营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一些相对较为全面、客观的研究成果。比如邵泽宇等对2018年政务短视频的发展、问题和建议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王程伟等从视频内容、题材和呈现形式等方面探究了爆款政务短视频的共性特征。邵泽宇、谭天在总结2018年政务短视频的发展、问题与建议过程中,发现“两微一端”中“图片 文字”的形式与短视频互相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两微一端一视频”的政务新媒体矩阵。而且,短视频随时分享的特点,开辟了政务信息传播的新路径,有利于加快构建短视频传播矩阵。此外,冯帆、马睿姗也认为政务类短视频是政务新媒体转型升级的过程,相较于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短视频更直接冲击受众的多重感官,表达与叙事方式有利于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政务类短视频的功能价值研究方面,学者郭星认为移动短视频通过树立正面形象、对政策宣传解读、对价值观念宣传教育方面的内容传播对政府形象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董媛媛、田晨在视觉说服的视角,通过分析短视频独特的试听表达,认为短视频幽默的表达、感性的传达以及情感的共振与共鸣三种说服技巧有利于国家形象的传播。刘鹏飞认为政务新媒体运用短视频,可以展示自身形象、科普专业知识、还原事件现场、展示UGC内容、解读相关政策与开展主题宣传”。尽管短视频平台己经成为政务号宣传工作的新阵地,但从“横屏时代”到“竖屏时代”的转变过程中,政务类短视频缺乏优质内容,而且内容制作粗糙,没有处理好“横屏、竖屏”内容呈现模式,影响用户收看体验。
对政务抖音研究方面,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研究政务抖音的传播策略及功能效果。学者张艳萍、何双秋认为“共青团中央”的抖音号传播内容注重情感归属与网友互动并坚持核心价值观引领与输出,在传播技巧上着重意见领袖与资源整合,实现人格化、多样化传播。谭明雨对比了中央和地方的政务抖音—“共青团中央”和“青春武汉”拟人化的内容表达,成功树立起政务号青春活力的形象,有利于政府形象建构。王佳航、张希臣公安警察类抖音号进行内容分析及考察传播效果,发现政务抖音的主要功能包含形象宣传、教化功能、信息发布及舆论引导。第二、政务抖音现存运营发展问题。总体来说,政务类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务传播带来了积极影响,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李新祥、李墨涵认为“政务抖音定位模糊,自身特点不清晰;内容同质化严重,泛娱乐化明显;缺乏运营管理规划,互动性低。”即抖音政务号发布的内容宽泛,没有做到与本单位的需求和形象高度契合,在内容生产上没有持续推出个性化的产品或爆款短视频,难以维持用户长时间关注度,造成政务抖音存在“视频产出能力较低以及和网友互动不够的问题”。而且邵泽宇、谭天研究发现,各政府机构的官方短视频号发布的内容与“两微一端”的内容是相互割裂的,即政务抖音号相互之间存在“各自为战,缺乏合作”的现象。
因此,基于上述的总结和思考发现,目前学者对于短视频政务号的研究未成体系,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对短视频政务号的典型代表——政务抖音更是缺乏深层研究。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