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时代下故宫文化IP的创新发展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速,传统文化紧跟它的步伐,做出了许多尝试。北京故宫博物院利用传播力量和经济力量的双重介入,充分发挥了其社会文化功能,掀起了新一代网红IP热潮。本文基于已有文献,综合评述、分析及归纳了已知研究领域的文献资料,望为故宫博物院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文化IP;北京故宫博物院;新媒体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我国博物馆事业迎来新的高潮,思考和发展博物馆建设有助于展现城市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有助于满足社会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文化内涵。近年来,博物馆在自身传播、文化推广方面也越来越搭乘新媒体技术的列车,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媒介融合创新的不断深化,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采用了多种新兴的交互的、便于分享化的传播媒介,人们对走进博物院有了更多的期待。
狭义的“故宫”意为“过去的宫殿”,对每个朝代、每个国家来说都有“故宫”,北京故宫博物院依托的空间环境仍然是“故宫”,因此本文所提及的“故宫”非特指即北京故宫博物院。提到故宫,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已经不仅是那个“红墙黄瓦”的皇家宫殿,沉淀着悠长历史的故宫文物、热爱“卖萌”和“搞梗”的历史人物等“衍生”都是故宫的“圈粉利器”。毫无疑问,“故宫IP”已经深入人心。不过从传统文化IP到商业变现,故宫一路走来做出了许多贡献。
二、故宫IP商机的引发:传统文化的文创开发
文化现象是社会阶段性文化生产的形态,是现代性文化表征和社会征候的折射。新媒体时代,更多文化艺术品被新的设计二次创作,文化本源被市场化加以经济运作,而技术的介入又为审美和文化提供了新的载体。故宫文创文化所反映出的正是当代大众文化的特征——典型化时期的技术与消费文化。曾昕在《“网红”故宫: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路径》中写到:“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行市场经济转型之后,国家的政治角色有所淡化,民族的情怀更多演化为文化意识,继而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演化为消费动力。消费升级,加之民众娱乐和审美需求,两者合力、共同助推,带来了文化产品发展的新机遇,许多设计公司、运营商都加入了文化开发领域,打造新的文化IP热点,推动文创宣传与消费。”
故宫就是顺应了市场经济下消费社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大潮,把古旧的文物加之创意做成了文化创意产品,打出“文化牌”,让文创产品成为人们参观博物馆情绪的延生。曾昕在《博物馆经济视域下的年轻态传播——以故宫IP为例》中也表明“年轻态的传播理念,可以使古老的文化迅速融入大众文化。”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