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人民日报主旋律新闻框架研究——以70周年国庆报道为例文献综述

 2022-11-27 16:37:36
{title}{title}

文 献 综 述

新闻框架指新闻媒体在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时所依据的一种特定原则,这种原则主要就是来源于媒体的立场、编辑的方针以及事件本身的性质等,同时又受到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制约。在融媒体的环境下,新闻框架则呈现出了很多新的特点。

一、什么是新闻框架

由于一般受众对于社会的直接认知有限,主要借助于媒体报道来了解媒体“打造”的事实,因此,媒体搭建和中框架直接影响传播效果,这也是本文选取框架理论进行研究的初衷。

莫倩在《从框架理论看美国媒体报道中的中美贸易战——以纽约时报为例》中这样来表述框架理论:“框架理论并非传播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其最早起源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框架这一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他虽不是提出框架理论的第一人,但却在1955年发表的论文《关于戏剧与幻想的理论》(A Theory of Play and Fantasy)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框架”的概念,认为框架是一个有限定的、阐释性的语境。此后,由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戈夫曼在其1974年发表的著作《框架分析》中,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由此可见,“框架”是现实转换过程中,各种要素交会互动后浮现的特质。 对于新闻学研究而言,将原始事件转化成社会事件的过程,需要考量事件的社会公共性、社会意义、社会影响力,进而转换为新闻事件。从这个角度上讲,真正的新闻客观性并不存在,“现实”无法完全“复制”于媒体,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即框架的建构过程,记者或编辑借助于框架,表达对新闻事实的态度,而受众则借助于新闻稿件所为其搭建的框架视角来理解新闻事实。”

二、《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框架分析

《人民日报》作为党刊,承担着引导舆论、“主旋律”宣传和大国形象塑造等责任。江朝辉在《党报党刊的正确“打开方式”》中写道:“一张党报、一册党刊,上连党心,下接民心。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lsquo;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rsquo;习近平总书记 2016年2月19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lsquo;人民日报很重要,我天天看人民日报,全党全国人民都从人民日报里寻找精神力量和lsquo;定盘星rsquo;。rsquo;党报党刊里既有政策的高度,也有民生的温度,更有知识的广度,是各级党员干部掌握政策 法规的lsquo;红皮书rsquo;、知晓民意的lsquo;万花筒rsquo;、开拓视野的lsquo;远光镜rsquo;、陶冶情操的lsquo;心灵驿站rsquo;。”

在《人民日报》以往的新闻报道中,新闻框架的运用也十分明显。刘奥在《从“框架理论”看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与形象建构——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例》中这样表述:“首先,根据时间线索,人民日报官微从灾后3小时开始报道事件,官主要跟进了现场救援工作,并涉及探测仪的使用与生命迹象的存在;而后主要强调习近平总书记与李克强总理对灾后救援的重要指示。根据此报道线索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官微在lsquo;框限rsquo;环节,将此次危机报道的框架定性为lsquo;天灾后政府紧急预案下的抢险救援rsquo;。”党刊的及时发声,不仅可以在灾害过后及时稳定民心,回应受众关切,更可以通过正面报道,宣传正能量,助力灾后重建。

方杰聪在《新闻框架理论视域下“港珠澳大桥开通”报道研究——以lt;人民日报gt;lt;澳门日报gt;为例》中,分别从注重受众属性,注重多维度传播、拓展新闻深度,突显人文情感、注重报道平衡,不回避负面消息和弱化刻板成见,做好对外传播四方面来总结两份报纸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事件中的新闻报道。“《人民日报》作为党政报刊,纵观其对港珠澳大桥通车事件的报道,主要从国家层面论述事件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表现形式模式化,把新闻和宣传相结合,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hellip;hellip;《人民日报》10月25日《经过近9年建设,全球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超级工程震撼亮相》报道中,说明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难度和复杂的施工条件。报道用感性细腻的笔触叙述了建设者们克服困难的过程,表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艰辛付出,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情怀,进而反映港珠澳大桥凝聚lsquo;中国智慧rsquo;、汇集lsquo;中国力量rsquo;的主题。通过挖掘新闻背后的人文精神,让新闻更形象情感。”一系列的报道中,不仅在时间上拉伸了事件的广度,也在纵深扩充了事件的深度。

三、在融媒体环境下如何进行新闻框架建构

现在的传媒已经不是以往的大众传媒了,而是无处不在的各种互联网传播形态,如果还在原来的传媒形态上修修补补,就会没有出路。因此,要积极顺应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把握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的新闻报道和框架建构。陈力丹在《认识融合传媒的力量》中,介绍了当今媒体融合发展。“媒体融合要理解为lsquo;内容生产 产品形态 渠道占有rsquo;的lsquo;一体rsquo;。”目前,我国的媒体融合做得较好的就是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平台由总编调度中心、采编联动平台、技术支持中心、创意空间、视听空间、媒体历史展示长廊等组成。”有了这样的技术和平台支持,人民日报在新时代的新闻框架建构将会更加立体,传播效果也会更上一层楼。

如何使得新闻报道的收效最大化,除了媒体需要在内容、渠道上下功夫以外,也同样需要具有“用户本位”的价值逻辑。在运用各种新兴形式报道的同时,也应明白单单把握报道形式是不够的。喻国明在《再造主流话语形态的关键:用户本位、构建魅力、营造流行》中写道:“当下,一些主流媒体虽尝试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型互联网传播平台建立账号进行传播,但是仍然遭到传播无效的窘境,虽然lsquo;身体rsquo;已经进入主流的网络传播渠道之中,但有时候仍然不被用户所青睐、看重,从而无法在社交渠道和算法分发渠道中实现lsquo;活化rsquo;。hellip;hellip;从未来传播的角度上看,主流话语形态一定要升级。要大胆跨界、大胆融合,做更高效的传播。未来,任何平台都应该成为主流话语的传播阵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于10月1日举行,庆祝大会后,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伍佳佳、王淳等在《重大节庆宣传融媒表达及新闻生产创新——以荆楚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策划为例》中指出:“重大节庆宣传报道是重大主体报道的一种,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鲜明主题性、可预见性、纪念性和广泛参与性,其宣传的核心在于既连接过去,又展示当下,更指示未来。因此,主流媒体在做重大节庆宣传报道时,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所以,重大节庆宣传成为主流媒体展示融合创新能力、深入产出优秀新闻作品能力的重要节点。《人民日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中,运用新的叙事技术、灵活的生产模式、多样化的呈现方式、用户的互动参与等构成了本次国庆报道的内外合力,从而为其带来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剑,韦俞妃.《联合早报》“一带一路”专网的新闻框架分析[J].新闻论坛,2019(05):93-96.

  1. 张玉川,陈玉.“一带一路”背景下主流媒体对“中东欧”报道的框架分析——以《人民日报》2008年至2018年报道为研究对象[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21-22 25.
  2. 刘奥.从“框架理论”看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与形象建构——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87-88.
  3. 钟高鸣. 新闻框架视阈下的成就报道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9.
  4. 杨婷婷. 媒介融合视域下党媒“两微一端”的话语框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5. 陈瑶.框架视角下Peoplersquo;s Daily与CNN春运报道研究——以2010年~2018年间报道为例[J].今传媒,2019,27(06):76-77.
  6. 方杰聪.新闻框架理论视域下“港珠澳大桥开通”报道研究——以《人民日报》《澳门日报》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0):61-62.
  7. 张静怡. 2018年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框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8. 马婧. 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报道框架研究(2003-2018)[D].河北大学,2019.
  9. 杨雪子. 负面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D].武汉大学,2019.
  10. 陈力丹.习近平的宣传观和新闻观——两个要点和一个落脚点[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72(02):5-10.
  11. 陈力丹.认识融合传媒的力量[J].新闻春秋,2018(04):93-95.
  12. 喻国明.再造主流话语形态的关键:用户本位、构建魅力、营造流行[J].新闻与写作,2019(09):54-57.
  13. 陈力丹.坚持党性,尊重规律,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两个要点和一个落脚点[J].新闻记者,2018(07):8-10.
  14. 苏涛,彭兰.反思与展望:赛博格时代的传播图景——2018年新媒体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9,41(01):41-57.
  15. 伍佳佳,王淳,吴康安.重大节庆宣传融媒表达及新闻生产创新——以荆楚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策划为例[J].新闻前哨,2019(12):19-20.

[17]莫倩.从框架理论看美国媒体报道中的中美贸易战——以纽约时报为例[J].新闻战线,2019(04):115-11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