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病翁,谥号文靖,后世多称之为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武夷山市)人。生于元符辛己年(公元1101年)三月初七日戊辰子时。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十二月初六卒,终年四十七岁。刘子翚曾亲身经历过两宋之交,作为一个南渡文人,他的诗歌作品中表现出了对北宋故都汴京的深切情感,故本课题以刘子翚的诗歌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诗歌中的“故都情结”。
由于刘子翚长期处于半隐居的状态,留下的相关文献资料较少,因而国内外对刘子翚的研究数量也较少。近年来,对于刘子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史学、文学和理学的层面,主要探究他的生平、诗歌和理学思想,很少深入分析、探究他在两宋之交这段特殊时期的特殊心理境遇。
而关于“故都情结”或者“汴京情结”方面的研究,主要以整个对南宋诗歌领域为研究对象,很少系统全面地分析刘子翚诗歌中的故都情结。
下面,将对这些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总结。
- 刘子翚的生平
关于刘子翚的生平记录主要源自于元代脱脱等人编撰的《宋史》以及明代陈邦瞻编撰的《宋史纪事本末》,两书作为正统史料,较为完整地记载了刘子翚的生平经历。
而厦门大学何彦彦的硕士论文《刘子翚生平之研究》以刘子翚的人生经历为时间线,一一梳理了刘子翚的家世、求学时期和任职期间的经历和诗作,按照时间线、有条理的对刘子翚的生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王小珍的博士论文《宋代崇安五夫里刘氏家族:以刘子翚为中心》则以两宋之际的闽北文化为开端,探究了其的发展对刘氏家族的影响,并依据史料,详细考据了刘氏家族的一系列成员包括刘子翚父兄侄孙等人的生平及著作,阐述刘氏家族“忠孝节义”的家风。并以刘子翚为重点对象,详细分析了刘子翚的文学交游、文学创作活动,及他的理学思想和对朱熹的影响。
王利民、曹爱华的论文《刘子翚家世考》则考据了刘氏家族的人员,并对其作简要介绍,来阐述刘氏家族拥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和优秀的家族贤才。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