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方言词汇与地方文化文献综述

 2023-10-20 10:00:35

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昭通处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其方言很有地方特色。昭通方言的研究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昭通方言词汇研究,这是昭通方言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例如姜亮夫的《昭通方言疏证》中按照传统著作《尔雅》、《方言》对此划分,收词颇多,是一部研究昭通方言词汇的给力之作。卢开廉的《昭通方言志》研究了昭通方言词汇的特殊特点,结合了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

(2)昭通方言语法研究。卢开廉的《昭通方言志》亦对昭通方言的语法特点做了深入的研究。对昭通方言的词的构成及变化形式、特殊词语及其用法等语法特点作了详细的研究。还指出了昭通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如语音、音调的差异,指出了昭通人学习普通话的几个难点。

(3)昭通方言历史发展脉络。周星君在《昭通方言志研究》简单描写《疏证》所收词条的概况,并从众多词条中筛选出民国时期昭通方言特征词,通过探讨《疏证》中方言词汇的历史层次从而发现词汇发展的历史痕迹,再辅以词汇的历时比较,将其与90年代的《昭通方言考》中所收词条加以比较,发现其异同。常业安在《浅议昭通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异》中指出昭通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声调及特殊的拼合上。

(4)昭通方言在昭通文学中的地位。周梅和邱勇雷在《浅谈昭通方言在昭通文学中的使命》中研究了昭通方言对昭通文学的影响,指出了在昭通方言的影响下昭通文学所呈现出的地方特色。董彦屏、王琼在《昭通方言中的'体验哲学'——以曾令云豆沙关为例》从'体验哲学'的三大原则入手 ,以曾令云长篇小说《豆沙关》为例 ,具体探讨了昭通方言中的'体验哲学' ,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昭通方言的人文特色。

随着对语言学的重视,方言研究在汉语言的研究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昭通方言在昭通文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将运用词汇学和语法学的相关理论,对昭通方言中的各项带有地方特色的词汇和熟语进行研究。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此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丰富方言研究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方言和地方文化的传承和流变提供补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文献,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